新宿伊勢丹本店舉辦的獺祭展覽已順利結束,感謝大家的支持。在展覽期間,銷售額達到了1億4872萬日圓(未稅)。我們的目標是超越某香檳品牌的1億2000萬,最終也成功達成。衷心感謝各位的幫助。

然而,這個銷售額還未達到我們的全部期望。若排除獺祭MOON的1億銷售額,其他獺祭產品的銷售依然略顯薄弱。儘管如此,撇開這些細節,我們仍然感到非常驚喜,因為有如此多的顧客在展覽期間光臨。最終,島耕作的弘兼憲史老師也意外現身,並在現場舉行了簽名會。而且,他的朋友、電視朝日的知名主播松井,還幫忙招呼來賓。路過的顧客紛紛驚呼:「那個人好像在哪裡見過!」當然,因為他是每天都在《新聞站》和《音樂站》上露面的人。

總之,展覽期間吸引了大量的顧客,真是令人驚訝。甚至在伊勢丹的店內,這一事件也成為了話題。有業內人士表示,像這樣擠滿人的場景,是前所未見的。負責採購的H先生也因此非常得意。

真的很開心……。對伊勢丹來說,這次新宿本店的賣場主力——「The Stage」,能夠展示非歐美時尚品牌的「和風」食品,且還是日本酒,並且是單一銘柄,無疑是一個極大的冒險。我們成功對應了這個挑戰。

對獺祭來說,這次是一次非常寶貴的經歷。銷售額的多少並非我們唯一關注的重點,更多的是我們獲得了無比珍貴的信心。平時在日本酒業界,我們常聽到一些批評,比如「那是機器釀造的吧」、「不是杜氏釀的,沒有心意」,甚至還會聽到「每次喝味道都一樣,沒什麼驚喜」(這應該算是讚美吧)。這些言語有時會讓我們感到氣餒。不過,這次我們有幸直接聽到來自普通顧客的真誠回饋,這對我們來說無疑是巨大的鼓勵。

此外,這次經歷也讓我們學到了很多東西。我認為,這次展覽的情形可以說是「獺祭這個前頭部隊,挑戰世界奢侈飲品業的霸主——香檳界」的縮影。如果我們在過程中聽從同行或酒評家們的建議,恐怕根本無法達成今天的成果。

我們經常談到「獺祭必須在全球實現年銷售額1000億日圓」,如果站在日本酒業界的角度看,或許會有人說「在這個銷售下滑的時代,不要得意忘形」,或「應該更加注重合作」,但在那個現場,我真切感受到了我們為實現1000億目標而奮鬥的意義與必要性。畢竟,顧客對我們的期待如此熱烈。

展覽期間,我全程待在現場,並不幸患上花粉症,對我的不適樣貌感到抱歉。初日和第二天,我的雙腿像木棒一樣僵硬,時差反應讓我難以入睡,身體極度疲倦卻無法起身,這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經歷。最終,我在最後一天才稍微適應。

最後,展覽結束的那晚,我們以「慶功宴」為名,前往新宿某家餐廳。事實上,那家餐廳就在伊勢丹對面,還能清楚看到懸掛在伊勢丹大樓上的橫幅。原本計劃著「大家一起喝一杯,看看那個橫幅」,但遺憾的是,晚上8點店鋪一關門,5分鐘後,伊勢丹的橫幅就被撤下,換上了資生堂的廣告。最終,我們在欣賞長澤雅美的廣告下,愉快地度過了慶功宴(應該是這樣吧)。

另外,2月21日《日經新聞》早報的頭版也刊出了有關獺祭MOON的報導。經濟同友會的新浪代表幹事發表了「在月球上建造酒藏」的言論。我相信,新浪先生在說這番話時,心中一定有著對獺祭月球計劃的期待。當然,這番話也可能是受到サントリー「試試看」精神的啟發,但同時,我也感受到它是一種對來自山口的小酒藏——在世界酒業中微不足道的獺祭——所啟動的雄心壯志計劃的鼓勵。我深深感受到了サントリー公司深厚的胸懷,以及新浪先生對整個酒業界的深情厚意。

今後,還請大家繼續支持我們不善反省的酒藏(從6月開始將改名為獺祭株式會社)